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,过了岭南之后,其味更为芳香。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,船抵太平洋,顿时芳香四溢,无法掩盖。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,是其独有品质。经药检部门初步化验结果表明,由于土壤条件、栽培技术、农田气候的差异,新会产的陈皮与外地移植新会柑的陈皮,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,但挥发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。因此,药用与调味效果就相差很大。
新会地处北半球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热量充分(年均温度数21.8℃,最高7月份达28.3℃,最低1月份13.4℃,年均日夜温差达6.9℃,10℃以上有效积温达7729.7℃);光照时数足(年均日照时数1731.6小时);雨量充沛(年均降量达1784.6mm);无霜期长(年均无霜期达349天),堪称珠三角的福地。新会地理条件独特,依山面海,北有圭峰山,南有古兜山;这里两江汇聚,咸淡交界,形成以银洲湖两面岸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,这一带土地肥沃,盛产禾虫和蒲葵,是柑桔的最适宜栽培区,“七五”期间国家柑桔商品生产基地,高峰期的生产规模近14万亩,拥有诸如新会柑、新会橙和新会年桔等多个柑桔原产品种,是柑桔的起源中心之一;这里河海相连,水利发达,交通方便,比邻港澳,地缘优势突出,是物流的天然中心。这里是全国著名侨乡,改革开放前沿,市场化程度高,信息快捷;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农田基本设施;这里以典型珠三角精耕细作制度见称,富有柑桔的栽培经验。
新会是陈皮的道地产区,种植历史悠久,在历史上被定为贡品,享誉华南、港澳台、美加、东南亚等地。人工驯化栽培始于13世纪。2007年,新会陈皮生产规模近万亩,全区新会柑果品产量超1.5万吨,年加工陈皮量达千吨,年出口量达400吨,初级产品年产值4000多万元,从业加工经营户不断增加,已开发了陈皮的多系列产品,形成销售、研发和加工龙头,新会陈皮全行业年产值已超亿元。2006年10月,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公告新会陈皮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在保护新会陈皮产品品牌、质量特色和种植规范,保护无形资产的交织,防治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。
在新会民间流传并实践着许多陈皮调味和食用的方法,如陈皮配鱼(蒸鱼、鱼旦、陈皮禾虫等),陈皮配禽(陈皮鸭、陈皮鹧鸪等),陈皮配畜(陈皮骨、陈皮牛肉、陈皮狗肉等),陈皮味料(陈皮卤水、陈皮豉油、陈皮酱等),陈皮甜品(陈皮红豆沙、陈皮绿豆沙、陈皮冰糖木瓜等),陈皮糕点(陈皮糕、陈皮饼等),陈皮酒类(陈皮酒、桂花陈皮酒等),陈皮凉果类(陈皮梅、陈皮应子、陈皮姜等)等等。
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《关于建议划定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》(新府报[2006]8号)提出的范围为准,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、大泽镇、司前镇、罗坑镇、双水镇、崖门镇、沙堆镇、古井镇、三江镇、睦洲镇、大螯镇等11个街道办事处、镇和围垦指挥部所辖行政区域。
1、品系:茶枝柑的大种油身品系、细种油身品系;
2、砧木:红柠檬、江西红桔、软枝酸桔;
3、苗木繁殖:采用嫁接技术繁育苗木。
(二)立地条件。
地下水位深度0.7米以上、能利用潭江水灌溉的水田或坡地;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、赤红壤;土壤有机质含量≥2.0g/kg;土壤pH值在5.0至7.0之间,活土层厚度宜在1500px以上。
(三)栽培管理。
1、栽植时间:春植(立春至立夏)或秋植(白露至寒露)。受咸潮影响的围垦地区、春旱年份宜在5月至6月雨季来临前栽植。
2、栽植密度:每公顷栽植植株数不超过1200株。
3、园地建设:新建园前茬作物不能是柑橘。
水田种植要求深沟高畦、高墩种植,独立建园面积不超3公顷,独立排灌系统,每畦配宽0.6至1.2米小沟,大、小沟相通,可灌可排;坡地种植要求起低畦,低墩种植。
4、土壤管理:以有机肥和客土改良土壤。每年在夏、秋梢老熟后,新芽萌动前或采果后,中耕1至2次,每年施用石灰1至2次。
5、施肥:每年农历的正月、5月和9月埋施有机质肥,每公顷年施用纯鸡屎量不少于1200公斤;产果100kg的植株,年施纯氮0.8kg至1.0kg。氮、磷、钾比例1:(0.3至0.4):(0.8至1.0)。
6、整型修剪:采用自然开心树型。保持果园通风透光,叶果比不少于60:1。
(四)采收。
按采收加工时间分为:柑青皮、微红皮和大红皮。
柑青皮: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;
微红皮: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;
大红皮: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。
(五)加工。
1、开皮: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。
2、翻皮:选择晴朗天气,将已开好的鲜果皮置于当风、当阳处,使其自然失水萎蔫,质地变软后翻皮,使橘白向外;
3、干皮:
晒干法:选择晴朗、干燥天气,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自然晾晒干。
烘干法:将翻好的果皮置于干皮专用容器,在低温烘房内(最高温度不超过45℃)烘干;
4、包装:用透气性好,无异味和污染的材料包装;
5、存放。在地势较高、自然通风、干燥的地方,离地、离墙、离顶存放。
(六)陈化。
在保护范围内自然条件下陈放3年以上。
1、感官特色:
(1)柑青皮: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,质硬、皮薄,味辛苦、气芳香;
(2)微红皮:色泽黄褐色至黄棕色,质较硬、皮较厚、味辛甜,气芳香;
(3)大红皮: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,质软、皮厚、味微辛、甜香。
2、理化指标:
项 目 | 柑青皮 | 微红皮 | 大红皮 |
橙皮甙% | 2.5-4.5 | 2.0-3.5 | 1.5-3.0 |
水分% | ≤13 |
|
|